张家窝镇 - 概况
从1995年该镇率先提出并实施“三集中”发展战略,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使全镇的农村城市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得到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71.8元,80%以上的农民住进楼房。近年来,该镇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卫生镇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同志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先后到张家窝镇视察。
几年来,张家窝镇实施了农业集约化、工业小区化、居住城镇化的小城镇建设,城镇总建筑面积达45万平米,全镇已有80%以上农户迁入镇区。张家窝镇已经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并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
1999年,张家窝镇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2年,被市文明委授予创建文明城镇“五个一”活动先进城镇;2003年,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天津市环境卫生红旗单位,田丽社区被评为天津市先进社区党组织,镇机关连续两届被评为市级文明机关;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张家窝镇 - 民俗文化
正月十四闹花灯
为了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民族艺术,张家窝镇从2006年开始,投资建立了十几道新的花会队伍。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从动率选择上,选取了易学、群众容易接受的河北、东北秧歌与健身动率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热情、热烈又具有现代气息的秧歌花会;从色彩上,他们借用时尚的中性与过渡色形成渐变色彩,避免了单纯的"大红大紫",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商业街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从人员上,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农民、工人、学生、教师、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共700余人,年龄从十几岁的学生至70多岁的老人;从形式上,此次表演包括了小车会、传统秧歌等传统花会和太平中幡会、大鼓会、旗帜会、绣球会、迎宾会、双绸会、尺跷会、华兴会、拍打会、彩蝶会等现代花会。此次花会展演不仅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文化品味,同时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提升张家窝镇文化品牌、创建和谐农村的作用。
首届文化艺术节
此次艺术节从4月14日开始,到5月中旬结束,主题为“平安XEDA(西青开发区简称)、健康XEDA”。主要活动内容包括:面向区内企业有奖征集艺术节徽标,同时举办“尼吉康杯”知识竞赛、“宝洁杯”乒乓球比赛、“日新杯”歌舞时尚魅力大赛、技术创新成果展、有奖征文、网上数码摄影作品展和“XEDA”平安之星的评选。通过多层次活动,让开发区内企业职工直接感受开发区浓浓的文化氛围,充分体会中外先进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促进开发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张家窝镇 - 资源环境
自然环境
交通环境
张家窝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处于天津市公路、铁路、海运、航空运输立体交通网络之中,距天津市外环线6公里,市中心12公里,离天津机场25公里,天津港40公里,到北京120公里,享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1、公路:京沪铁路、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津涞公路穿镇而过,经天津市外环线与全国公路网连通。
2、铁路:与京沪、京山两大铁路动脉相接。天津铁路网是由京山、津浦、京秦等铁路干线组成,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东北、华北、华东至华南的枢纽,是欧亚在陆桥的起点。
3、海运:天津新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港,可通航和停靠5-7万吨级船舶,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通航,定期班轮、航线70多条。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是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目前有8个泊位,年吞吐能力可达100万标准箱。
4、空运: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
产业资源
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市是中国主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有150多各工业门类,100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以电子、汽车、冶金、医药、纺织、化工、机械等行业为主,并具有完备的产业服务体系。
天津有25所大学,140多个科研院所和大批职业技术学院,在30多个学科、120多个专业里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是中国科技人员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天津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市常住人口1000万,再受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都属于国内一流。
张家窝镇 - 基础设施
1.给水:工业园境内有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2万吨,供水压力为0.25Mpa,保证区域企业不间断用水。
2.排水:工业园一期工程已铺设(DN1000-DN150)污水、雨水管道1275米,设有排水泵站一座,排水能力为3060立方米/小时。
3.电力:工业园境内有35KV变电站一座,变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万KVA,供电频率50HZ,供电等级10KV.
4.通讯:张家窝电话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程控交换机装置,装机容量1.5万门,可为企业配备国际通行标准的ISDN和DDN设备,以满足国内、国际多方面的需求。
6.道路:干道路面宽度最大12米,支道路面宽度最小9米,均按国家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施工,路面为沥青。
7.天然气:可为用户提供管道天然气,日供气能力2万立方米。
8.土地平整:园区内土地平整,地质构造良好。
张家窝镇 - 经济概况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该镇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及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转变服务理念,拓宽招商渠道,形成了招商、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同时,该镇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季度,该镇工业园引进企业完成注册的有12家,其中外资企业2家,内资企业10家,外资到位额200万美元,内资到位额2.2825亿元,出租厂房16000平方米。
张家窝镇 - 农业
农田水利
该镇计划以张家窝、高村两个农业大村为中心,实施第二个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计划投资440万元,改造土地10000亩、修建闸涵13座、农业机耕路硬化9千米。同时,该镇还本着因地置宜的原则,对本镇洼地-桥口洼进行治理。利用其靠近居民区的有利地形,发展以莲藕为主的水生作物,把那里打造成以湿地生态为特色的后花园,形成集休闲娱乐、感受农业生态、农业观赏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示范区。
目前,规划设计已经完成,今冬明春开工建设;做好明年春季的抗旱准备工作。春季旱情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他们抓住本地区春季十年九旱的规律,本着春旱秋抗的原则,利用冬季对河道集中更换水质,把2000亩水柜蓄满水,同时对老丰产河张家窝段、新丰产河进行清淤完善,为冬灌和明年开春小麦的浇灌及淡水养殖备好充足水源。
城郊型高效农业
张家窝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在该镇初步形成了城郊型高效农业,广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通过积极协调,该镇争取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1300万元,兴建了占地240亩的津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2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和1200吨的果蔬保鲜冷库,年产蝴蝶兰50万株,远销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成为全区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和出口基地,使该镇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与此同时,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五年来,张家窝镇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对中低产田和农业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农田格局,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的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冬枣生产
历史上以"张窝快枣"而闻名津门的张家窝镇,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以传统快枣与冬枣为主要品种的万亩枣林产业带,再现了两百年前"入村不见树,但闻枣花香"的天津枣乡盛景。
为了促进冬枣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镇农业服务中心无偿进行技术服务与指导,实行技术人员包村包户,对有关村的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搞好基础知识培训的同时,根据冬枣的不同管理阶段,通过组织农户在枣园结合现场实际操作,下发技术资料,个别技术帮教等形式,使农民尽快掌握技术并应用于生产中,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
从2003年起,该镇农民已经从种植冬枣中获得了实惠,以冬枣为主的水果已逐步成为该镇农业的支柱产业。为推进该镇林果业的健康发展,他们注册了"百维"牌水果商标,并申请了无公害果品的认证工作。为了解决了果品的保鲜问题,解除农民果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先后建成了3000平方米1200吨的果蔬加工保鲜冷库。截止到今年已有4000亩冬枣进入结果期,年产冬枣2000吨,年可创纯效益2000万元。
张家窝镇 - 重点企业
天津凤鸣冷板有限公司
总投资3.5亿元、落户张家窝镇的天津市凤鸣冷板有限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冷轧设备,第一套设备正在加紧安装,将于3月份进行调试,5月投入生产,为2006年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天津市凤鸣冷板有限公司,是张家窝镇的大型民营企业昌升带钢有限公司继注册了继兴冷板有限公司后,瞄准国际市场注册的又一家非常有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该公司总投资3.5亿元,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引进2台意大利进口设备smb-6c-1450a六辊可逆式冷轧机和40座80吨全氢造式炉等国际先进设备,主要生产幅宽1250-1320毫米、厚度0.2-2.0毫米冷轧薄板产品,广泛用于家电、汽车等行业.公司投资2000万元,引进奥地利生产的60万吨推拉式酸洗和喷雾焙烧型废酸再生机组,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酸回收,节约了耗材,并使废水达到欧3国际标准排放.目前,该公司第一套设备正在加紧安装,3月份进行调试,5月份投入生产,第二套设备将在6月份进行调试,8月投入使用.预计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年产量达可60万吨,将成为本市最大的钢铁轧延企业。
天津中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15日,是一家日本独资企业,总部设在日本名古屋。公司成立不久便与天津丰田合成有限公司、天津爱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天津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一些较大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公司注册地址为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区张家窝工业园丰泽道12号。主要经营产品有:设计、制造、销售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周转箱及内部隔断,捆包机器材、包装器材。
公司的宗旨是:以尖端的技术应对世界先进包装技术的挑战,以诚信的态度满足广大客户的多样包装捆包需求。
天津华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是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会员单位,集实验室常规仪器、热工仪器、与环境试验设备的科研、开发、制造、营销为一体,是国内门类齐全,品种较为完备的新兴社会化信用企业。
公司专业生产:干燥箱、培养箱、振荡器、搅拌器、实验电炉、环境实验设备……及常规实验仪器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化工、电子、航天、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工业、农业、环保等领域。科学的管理,优良的设备,先进的工艺,及十几年的生产,营销经验,使得产品性能可靠,质量稳定,畅销国内外,在国内大型企业及高等院校仪器设备招标采购项目中缕缕中标,并在2000年取得IS09000质量检验认证证书。
21世纪的到来,华北仪器公司一直秉持著诚意,技术,服务的理念,遵循著以实力求联合,以信誉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价格求用户的宗旨,向更远,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张家窝镇 - 招商政策
1.工业园区内企业,可享有同西青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同样政策待遇。
2.工业园各项建设用地采用土地出让、出租等形式,价格优惠。
3.再工业园从事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按照天津市开发区标准执行,实际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并免征地方所得税。
4.产品出口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减免期满后,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减按10%的税率缴纳所得税。
5.属于先进技术型企业,减免期满后,经确认仍为先进技术型企业,可以延长3年减按10%缴纳企业所得税。
6.再投资退税: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多的利润再投资于本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兴办新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款的40%;若上述投资投入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款。
张家窝镇 - “三集中”发展战略
从1995年该镇率先提出并实施“三集中”发展战略,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使全镇的农村城市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得到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71.8元,80%以上的农民住进楼房。近年来,该镇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卫生镇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同志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先后到张家窝镇视察。 几年来,张家窝镇实施了农业集约化、工业小区化、居住城镇化的小城镇建设,城镇总建筑面积达45万平米,全镇已有80%以上农户迁入镇区。张家窝镇已经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并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
张家窝镇 - 荣誉
1999年,张家窝镇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2年,被市文明委授予创建文明城镇“五个一”活动先进城镇;2003年,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天津市环境卫生红旗单位,田丽社区被评为天津市先进社区党组织,镇机关连续两届被评为市级文明机关;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